瘃的意思解释,拼音怎么读
基本字义
瘃zhúㄓㄨˊ
- 病名,即“冻疮”:冻~。
- 冻干(gān):~脯(冻肉干)。
详细解释
- 瘃 zhú
〈名〉
- 冻疮 [chiblain]
- 将军士寒,手足皲瘃。——《汉书》
- 穷腊一尺雪,跨春气逾严,童仆苦病瘃,庭户无与杴。——宋· 梅尧臣《对残雪怀欧阳永叔》
- 瘃坠(瘃堕)
- 冻而凝结 [freeze;be frozen]
- 迨至蒙古入 杭,群驱北徒,瘃足堕指,啼饥僦食于原野。—— 王夫之《宋论》
- 又如:瘃脯(腊肉);瘃鱼(鱼类腊制品);瘃腊(鱼肉类腊制品)
国语词典
- 瘃 zhú ㄓㄨˊ
〈名〉
- 手足的冻疮。
- 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卷一九·广动植》:「茄子熟者,食之厚肠胃,动气发痰,根能治灶瘃。」
- 宋·梅尧臣〈对残雪怀欧阳永叔〉诗:「童仆苦病瘃,庭户无与锨。」
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陟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珠玉切,𠀤音劚。【說文】中寒腫覈。【玉篇】手足中寒瘡也。【正韻】寒瘍。【前漢·趙充國傳】手足皸瘃。【註】文穎曰:瘃,寒創也。【又】霜雪疾疫,瘃墯之患。【註】謂因寒瘃而墮指。【正字通】今俗呼足跟凍瘡曰竈瘃。【玉篇】或作𤸁。
外语翻译
- 英语:sores from cold
- 德语:Frostbeule (S)
- 法语:engelure
说文解字
中寒腫覈。从疒豖聲。陟玉切
(瘃)中寒腫覈。趙充國傳。手足皸瘃。文穎曰。、寒創也。按腫覈者、腫而肉中鞕如果中有覈也。覈核古今字。从𤕫。豖聲。陟玉切。三部。
方言集汇
- 国际音标: tʂu˧˥
- 日语读音: SHIMOYAKE
- 客家话: [客英字典] chuk7 dok7 [海陆腔] chuk7 dok7 [台湾四县腔] zuk7 dok7
- 粤语: zuk1 zuk6
- 中古音: 知母 燭韻 入聲 瘃小韻 陟玉切 三等 合口;
- 上古音: 黄侃系统:端母 屋部 ;王力系统:端母 屋部 ;